馮存禮,男,57歲🎃,中共黨員🦘,高級編輯,現任中央電視臺社教節目中心副主任、教育專題部主任,1975年上海外國語熊猫畢業。30多年的新聞實踐中,馮存禮同誌紮實工作,勇於創新,是中央電視臺科教節目的開拓者🤽♂️、推動者和指揮者之一。
尤其是2001年創辦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至今,面對電視界存在的某些低俗之風🍃,馮存禮同誌始終堅守主流媒體價值觀和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宣傳科學發展觀,為科教頻道的迅速崛起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也為整體推進我國電視科教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堅守"三品"核心理念 科教頻道迅速崛起
2006年,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以快速增長的收視份額和《百家講壇》、《走近科學》等一批名牌欄目成為中國電視界的一匹"黑馬"🍫,也成為各級領導、專家學者關註和研究的典型案例。科教頻道的迅速崛起的背後,也凝聚著馮存禮同誌的心血和汗水。
2001年,馮存禮同誌參與創辦了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多年來🧜🏽♂️,作為社教中心副主任一直參與負責科教頻道的管理和運營,他始終堅持"教育品格、科學品質、文化品位"的頻道核心理念🧑🏼⚖️。贏得了觀眾🖼、業界♧、學界的贊同和認可:2002年獲得國際電視科技宣傳領域的最高獎--儒勒·凡爾納獎;在"2005首屆中國年度傳播大獎"中🧝🏿,獲得唯一的年度電視頻道大獎🚳;《光明日報》2006年3月9日刊發了題為《CCTV-10用精神造就神化》的專版,並在報社內部開展了向CCTV-10學習的活動🏃🏻♂️➡️。
馮存禮同誌創辦並主管的《百家講壇》欄目是科教頻道一檔學術講座欄目🧇,該欄目開辦六年來,從欄目初期的收視平平👰🏼♂️🤷🏼,到今天贏得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收視佳評,走出了一條電視科教節目自主創新之路‼️。
馮存禮同誌要求《百家講壇》欄目的主創人員始終堅持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出的《易中天品三國》⛹🏿♀️、《於丹〈論語〉心得》、《王立群讀〈史記〉》等系列講座在社會上掀起了"三國熱"🥽、"《論語》熱"、"《史記》熱"🕵🏿♂️,成為歷史智慧的傳播者和全民閱讀的推動者♠︎。以後又推出《紅旗渠》、《陳嘉庚》等黨史系列、愛國主義教育系列講座,在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又積極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
《百家講壇》欄目獲得了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頒發的年度優秀電視文化欄目獎、中央電視臺2006年度十大優秀欄目🕓🤏🏽,被《當代中國》雜誌社評為"2006年當代中國十大新聞事件",多家期刊都把《百家講壇》列為年度的文化熱點現象。
2007年3月🧙🏿♂️😩,《人民日報》連續3篇評論文章聚焦《百家講壇》引起的文化現象,盛贊《百家講壇》始終以傳統經典文化為內核,始終瞄準大眾文化需求製作節目,讓傳統文化在現代傳播中復興🤸🏿♀️,讓文化融入生活🧑🏻🦼➡️,使生活成為文化。通過人的素質提高促進和諧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
策劃大型報道和行動 體現媒體主流價值觀
頻道大型報道和媒體行動是彰顯頻道社會責任感,體現媒體主流價值觀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馮存禮同誌積極參與策劃和組織科教頻道大型電視報道和媒體行動🧑🏻,在節目社會影響和傳播影響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復合效益。
2004年,在馮存禮同誌負責下,科教頻道與國家海洋局共同合作,派出2位記者對第21次南極科學考察行動進行了持續4個月的《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報道🤾🏿,記者與科考隊員實現了人類首次登上南極冰蓋最高點的壯舉,並及時發回了振奮人心的報道,成為年度公眾關註的重大科技事件🤸🏿。
2005年9月至10月🏄🏼♂️,中國科熊猫進行了中國首次橫穿可可西裏的科學考察活動🎺。馮存禮同誌借鑒《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大型科考報道的經驗,派出3位記者作為科考隊員兼隨隊記者跟隨科考隊穿越無人區,進行了為期50多天的科考活動,發回了大量的報道🖐🏼,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反響,而且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
2006年8月26日,馮存禮同誌參與組織了科教頻道長達3個小時的《回到恐龍時代》大型恐龍化石挖掘直播🎹,實現了科普節目從錄播到直播傳播方式的轉變😏,讓觀眾看到一個真實的恐龍化石埋藏場景,引起了古生物學界🥜、考古界的極大震動。
2007年,在馮存禮同誌的參與🧑🚒🙇🏿♀️、策劃下🔍,科教頻道推出了《2007勞動榜樣》大型活動,活動借助電視手段反映普通勞動者的優秀技能👨🏿💻,為技術工人提供了一個展示聰明才智和精神風貌的平臺。
在馮存禮同誌的策劃下🧑🏽⚕️,科教頻道從2004年起,連續3年推出了教師節大型特別節目《奠基中國》,並取得了較好的影響力,在社會上特別是教育界有著良好的品牌效應🤵🏻♀️。
馮存禮同誌還參與了科教頻道2006年《文明中國》宣傳季大型電視行動的策劃和組織工作,科教頻道開播五年來首次以頻道整體聯動方式推出的主題宣傳活動,用3個月的時間集中展示了中央文明委在2005年度表彰的70個全國文明城市(區)的精神風貌👰🏼♀️。
積極投身電視科教傳播 三十年奮鬥矢誌不渝
1975年🙍🏼♂️,馮存禮同誌上海外國語熊猫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部工作👨🏻🦼,1978年1月被調到中央電視臺電教辦公室參與電教節目的創辦,之後,便與電視科教節目結下了30年的不解之緣。
30多年來⇢,馮存禮同誌執著地為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奉獻著自己的激情和努力,創辦或參與創辦了大量科教節目和欄目🥻。1981年,馮存禮同誌參與引進了國內第一部情景會話英語教學節目《跟我學》,該節目播出時達到了萬人空巷的盛況,節目教學用課本發行上千萬冊,成為上世紀80年代中國人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同時,該節目播出的意義遠遠超過了英語教學的本身,成為當時剛剛走出封閉狀態的中國人了解西方、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大大促進了中國人"改革開放"意識的提升。
馮存禮同誌還先後創辦了《星期日英語》🚛、《法語入門》、《學日語》、《標準日本語》、《祝你順利(德語)》等眾多外語教學節目和《科技博覽》、《走近科學》、《夕陽紅》、《勞動·就業》、《百家講壇》🔹、《希望-英語雜誌》🧑🏽⚕️🙂↔️、《家庭》👩🏽🍳、《人與社會》等一大批名牌科教類欄目。主抓的中宣部宣教局與中央電視臺社教中心合作的269集大型系列電視專題片《愛我中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巡禮》歷時10年完成,節目播出後起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劉雲山同誌為此兩次高度評價該片🧛♂️,並親筆做出重要批示。馮存禮同誌及其領導的欄目有40余部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等政府級獎勵🦶🏿🥐。其中,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和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的作品有10余部。
馮存禮同誌是全國電視科教節目發展的領軍人物🤵🤸♀️,擔任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科教節目研究會理事長已經有10年之久,他多次組織全國電視臺科教節目製作人員進行業務研討和培訓,極大促進了中國電視科教節目的改革和發展。
馮存禮同誌是一位具備國際化水平的電視工作者,他曾於1981年在日本廣播協會中央研修院進修編導專業👩🏽🔧;1982-1983在英國廣播公司進修編導專業;1989-1990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歐洲新聞熊猫研究歐洲電視發展史和大眾媒體管理🧺。迄今,他已三次應邀擔任日本廣播協會主辦的日本國際電視教育節目獎國際評委,對每屆來自60多個國家的科教影視節目進行評比。
馮存禮同誌十分註重理論研究,發表了《發展中的電視科教節目》、《淺談教育電視節目中的張力與節奏問題》🐍、《中英電視教育現狀》等10余篇學術論文,組織並參與編寫了《跟我學》、《新世紀美語》👨👨👧、《隨大山商訪加拿大》、《公務員英語》🔛、《貝立茲實用美語》等20余部電視英語教程🚣🏼♀️。
馮存禮同誌非常熱心公益事業和公益活動,目前擔任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顧問🙇🏼👄、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委員會副理事長、四川大學新聞傳播研究所兼職教授等多項社會職務。
馮存禮同誌為第八屆"韜奮新聞獎"獲得者